养猫新手必备:打预防针、结扎、驱虫 2021最新建议
这篇文章是写给家中有一岁以内的幼猫、或是准备新养猫的家长们看的,因为看诊时经常遇到家长觉得疑惑,为什么兽医说的“预防针注射计划”跟宠物业者、还有隔壁老王说的都不一样?甚至不同的兽医也有不同的讲法?另外也会提到我个人对于结扎相关的建议、以及寄生虫的预防(你以为室内猫就不会被寄生虫感染吗?),把家长该知道的重点都统整出来,希望能解除大家心中的疑惑、充实医疗保健相关的知识,让新手猫奴们升级成更称职的饲主!
为什么要打预防针?
预防针这种东西会被发明出来,就是因为可以有效避免一些常见的传染病,或是让感染比较不严重/恢复更快。有许多种类的传染病存在,会造成猫咪的各种不适,例如很常见的疱疹病毒,让猫一把鼻涕一把眼泪、可能一辈子没完没了。若不幸感染到比较凶狠的(例如小病毒肠炎)甚至可能因此死亡,就算幸运耐过了,住院治疗的费用也是一大笔开销,这其实都是可以靠著打预防针去避免的。
预防针里面有哪些疫苗成份?
最基本的核心疫苗,也就是“猫三合一”,能够抵抗疱疹病毒(Herpesevirus)、卡里西病毒(Calicivirus)以及小病毒(Parvovirus),建议所有猫咪都要施打。另外还有“猫五合一”就是三合一另外再加上白血病(FeLV)以及披衣菌(Chlamydia)。
听说打疫苗会长肿瘤,这么恐怖?
猫注射部位肉瘤(FISS)是一种恶性肿瘤,发生原因目前不明,被怀疑是跟有佐剂的疫苗注射(例如白血病以及狂犬病)有关,因此如果只是施打一般核心疫苗或是无佐剂的疫苗,发生此病的机会是很低很低的。相比之下,因为没有施打疫苗、或环境没有做好消毒处理因此感染小病毒肠炎死亡的猫咪反而多很多…
幼猫预防针到底要打几次?
一般来说是三次,也就是在两个月、三个月及四个月大的时候施打预防针。若是三个月以后才开始打的,两次就好;但是那些两个月大以前已经打过一次的,总共要打四次。
为什么这么复杂?其实原因就在来自母体的移行抗体。这东西是来自猫妈妈的礼物,帮助幼猫可以抵抗疾病,直到四个月大左右才会慢慢消失,但是移行抗体的存在却会干扰疫苗的效果,因此最后一次施打的时间建议不要早于四个月。另外,许多疫苗都需要连续打两次才能产生足够的效果,所以两个因素加在一起就有了现在的预防注射计划,但也只是基本原则,因为每只猫咪的年龄跟生活环境都不同,所以还是需要兽医师视情况来决定怎么打。
美国动物医院协会 AAHA 以及美国猫医师协会 AAFP 是具有公信力的单位,根据他们在2020年发表的最新指引方针,有两件事情想让大家知道:
1. 除了前面提到的预防注射计画之外,建议六个月大的时候额外再补强一次核心疫苗(猫三合一)。因为据统计有近1/3的猫在四个月大的时候还是有移行抗体,因此六个月时多补强一次可以为它们提供更好的保护效果。
2. 完成基础预防注射计画的猫咪,若是都待在低风险的环境(例如纯室内单猫家庭),未来每三年补强一次也是可以的。
狂犬病疫苗是法律规定要打的,因为这是可以从动物传染给人的可怕疾病,而且近年也有不少野生动物感染狂犬病的案例,因此也是建议施打。不过考虑到猫注射部位肉瘤的问题,现在市面上有可以降低风险的“无佐剂”狂犬病疫苗可以选择。
小结论:幼猫两个月大左右就要带去给兽医检查打针啰!个人建议一般猫咪选择三合一就可以了,如果是半放养、或是在猫舍/多猫家庭/家中有猫咪已经有传染性疾病的,再跟你的兽医师讨论适当的做法吧!
关于结扎的建议
如果你养的是公猫:
结扎主要是为了改善或避免行为方面的问题,例如乱尿尿、打斗、发情期想逃家或是夜晚嚎叫等等。结扎的时间没有急迫性。
如果养的是母猫:
非常建议结扎。性荷尔蒙被认为与乳腺肿瘤的发生有关,且在猫咪的乳腺肿瘤有高达八成以上是恶性的。没有结扎的母猫除了不定期、长时间的发情期可能造成困扰之外,在未来也会有机会产生子宫蓄脓的情形,而且并不少见;这两个月内我们医院就有两只,而且一只一岁半、另一只才六个月大...万一真的有子宫蓄脓首选治疗方式一样是手术切除,与其老了病了还在承担风险开刀,不如年轻的时候早点做一做术后复原又快。
公猫母猫都有的家庭:
如果没有打算要让它们生小猫,建议五个月大左右就要结扎了。母猫性成熟的时间会根据本身营养状况及季节等稍有变化,可能六个月就开始有生育能力了!不能因为它们看起来还小小只的就大意唷!
驱虫的必要性
驱虫也是维持猫咪健康很重要的一环。寄生虫不只是常见的跳蚤、绦虫而已,你知道猫咪也会感染心丝虫吗? 这是一种住在心脏里的虫,透过蚊子传染(所以纯室内猫也可能被感染),平常可能只有咳嗽、精神食欲下降,或是根本毫无症状、某天突然就猝死了...而且就算及早发现心丝虫感染,目前市面上也没有安全有效的治疗给猫咪使用,因此最好的方式还是及早预防!
另外,许多寄生虫并不是肉眼可见的,例如耳疥虫或在环境中还没孵化出来的跳蚤卵等等,所以不要觉得猫咪跟环境“看起来”都很干净就不需要驱虫。
传染的途径也不只是吃到受污染的东西这么简单。蛔虫的虫卵通常存在于受污染的土里面,所以足不出户就不会被感染到了吗?其实蛔虫的幼虫是可以经由乳汁传染给幼猫的。又像是绦虫可以把跳蚤当成中间宿主,因此猫咪不一定要直接吃到其他宠物排出的绦虫节片或虫卵,吃到跳蚤一样会被感染。
确实的驱虫,具体该怎么做呢?
市面上有各式各样的滴剂或口服驱虫药,但没有一种是完美的,而且也要看动物医院现场有备哪些药品。你可以选择自己方便使用的做搭配,只要确认以下三类都有预防到,并且按照包装上的指示按时使用就可以了:
• 皮肤表面的外寄生虫(包括跳蚤、壁虱、耳疥虫)
• 肠道内的寄生虫(特别是绦虫跟蛔虫)
• 心丝虫
刚带猫咪回家的时候,因为之前的环境卫生状况未知,上面也提到了各种传染途径,再考虑到寄生虫生活史周期,因此我习惯至少给两次口服的肠道内寄生虫药,再加上“包含心丝虫预防”的“体外寄生虫滴剂”每个月点一次。如果你的猫可以去户外自由活动的话,建议定期每三个月给予肠道驱虫药喔。
看完这么多,养猫的基础医疗保健知识你都有了,接下来就是付诸行动啰,在我们能力范围内尽可能的做好、预防疾病的发生,谢谢你为了猫咪所做的一切,让它平安健康长大!
本文链接: http://www.aacww.cn/zhishi/10352.html
上一篇:远忧大于近利 疫情下的宠物热潮
下一篇:狗肉毒杆菌中毒:症状、原因和治疗